近日,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林敏主任医师、高丽丽主任医师、吴成翰主任医师团队在《欧洲神经病学杂志》(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,EJN)(IF=5.1)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。
该团队在前期脑出血研究中发现,动脉瘤破裂在脑出血患者中占比较高,由此将探寻脑动脉瘤的形成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确立为新的研究方向。
在临床工作中,研究团队发现一个聚集性高发性的脑动脉瘤、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?。ˋDPKD)家族。通过系列研究,团队在患者血液中首次发现一个新的致病基因(c.G10086T),可能成为脑动脉瘤(IA)的新型诊断标志物。
研究表明,该新型PKD1基因突变(c.G10086T)可显著提升ADPKD患者发生脑动脉瘤的风险,这为ADPKD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见解。此外,该研究还为开发针对特定突变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。尽管研究基于单一家系数据,仍需更大样本验证,但其已为ADPKD患者的个性化管理和风险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。值得关注的是,该研究不仅拓展了PKD1基因突变谱系,更为ADPKD精准医疗开辟了新方向。团队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该突变的长期影响及其潜在保护因素。(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廖远生、吴成翰)